2020-05-06 14:57:33
智能變電站運維安全控制常見問題及策略分析
1引言
智能變電站通過引入智能組件和新技術,提高了各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和變電站系統的自動調控能力,使得變電站中各設備具有獨立執行相關任務的功能,整個系統各模塊既相對獨立又具有良好的協作能力。例如,電子式互感器的采用提高了設備測量和監控能力,智能組件的采用提高了設備的分析和控制能力。基于這些技術,使得變電站實時檢測和遠程調控成為可能,系統的靈活性和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另外,通過數字信號分析技術,將各設備的相關檢測技術均統一為標準接口的數字信號,實現各設備間信號的互聯互通,增強系統的協同能力。由于智能變電站相對于傳統變電站存在明顯優勢,目前智能變電站已在電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而隨著智能變電運行的推進,也日益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需要在運行過程中進行檢修和維護。本文將對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歸納,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運維安全控制的相關對策。
2智能變電站運維常見問題
安裝保護問題。為減少變電站的電纜數量和提高變電站的運行安全,智能變電站在一次設備附近安裝了保護設備。目前,此處常用的保護設備主要是智能匯控柜。但該保護設備對外部環境有一定的要求,當環境相對濕度超過90%或者溫度低于零下25攝氏度時,需要增設對應的輔助設備。輔助設備的安裝將增加日后維護的工作量和成本。
快速保護問題。隨著電子互感器的引入,智能變電站的集成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電子互感器在信息傳輸過程中,由于涉及的集成設備較多,需要多個單元的合并操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傳輸速率。另外,在智能變電站中,光纖傳輸、智能終端等合并單元操作也同樣存在傳輸時間延長的問題。因此,在保護動作過程中,相對于傳統變電站,智能變電站要延長5~7ms。
可靠性問題。為確保電子互感器等其它通訊設備的不間斷工作,需要安裝有源電子元器件進行不間斷供電。而這些有源設備的安裝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通信造成干擾,尤其是外部環境中溫度發生較大變化時,會降低光纖傳輸的可靠性。
安全性問題。智能變電站由于集成度明顯提高,在通信方面也由傳統變電站的點對點改為多點通訊,雖然通訊效率更高,但安全性則相對要低。只要通信系統中某一個節點被破壞或者出現故障都會導致整個通信網絡癱瘓。因此,在運維過程中,通信安全性問題需要進行重點關注。
3智能變電站運維安全控制策略分析
3.1加強安全管理
對于智能變電站的運維安全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建立完備的運維安全控制責任制度。制度是保障運維工作順利有序推進的關鍵。為確保智能變電站運維的安全控制,首先需要配套詳盡且科學的責任制度,包括對運維任務的細分,安全責任的落實等,做到任務和責任到人。對于任務和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需要配套合理的懲罰措施,對于任務和責任完成情況較好的員工,需要建立配套的激勵措施。一方面給所有員工樹立安全底線意識,另一方面充分調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主動去消除運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嚴格執行“兩票三制”。經過多年的操作實踐,“兩票三制”是保障運維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智能變電站的運維管理過程中,同樣需要嚴格執行“兩票三制”,這不僅能夠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合理布置,還能夠對潛在風險進行排除。通過嚴格的運維制度確保運維質量,提高運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3.2加強巡視管理
巡視管理是運維安全控制的重要內容,加強巡視管理可以重點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加強日常巡視管理。智能變電站是大量智能設備的集成,相關智能設備對運行環境要求較高。而自然環境較為復雜,尤其還會存在一些極端惡劣天氣,使得相關智能設備工作在設定條件之外的工況下運行,這無疑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者電網事故。為杜絕這類問題,需要重點做好智能變電站的日常巡視,確保日常巡視的效果。尤其是對重點設備需要定期檢查和校驗,提早發現問題并進行隱患消除。
聯合巡視管理。由于智能變電站結構相對復雜,而運維人員受知識面限制,在日常巡視過程中難以做到全面巡視。因此,為了提高智能變電的整體運行安全性,需定期組織聯合巡視,由各方面的巡視技術人員共同排查潛在隱患。
回訪管理。智能變電站集成度高,大量設備都是采用廠家生產和運維的方式。針對這類設備,需要建立定期回訪管理制度,針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與設備廠家進行溝通和回訪,以排除潛在風險。
3.3加強人員培訓管理
智能變電站運維安全控制的關鍵在于相關工作人員。加強對這些人員的培訓管理至關重要。智能變電站集成了大量新技術,這就對相應的運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加強相關運維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掌握智能變電站各模塊的運行原理、常見故障以及故障的診斷和處理措施,另一方面需給工作人員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只有強化運維人員安全意識,才會進一步提高智能變電站運維質量,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為了保障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需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嚴格保障每位員工的培訓時長和培訓支出。
3.4加強設備管理
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是眾多設備協同運行的結果,涉及的設備眾多,包括互感器、各類終端等,因此在運維安全控制中需要加強對設備的管理。首先,為了提高各類設備運維的針對性,需建立各類設備的數據庫,詳細記錄設備的運行狀態,該類設備可能存在的故障類型、對應故障的診斷方法以及各類故障的處理措施,以提前對設備潛在的風險進行預判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運維效果。
其次,加強設備的操作管理。包括順控操作票管理,倒閘操作票管理,操作人員管理和變電站“五防”要求。嚴格按照各類設備的工作特點,進行相應的操作管理,做到所有操作有規可依,所有操作人員技術嫻熟。
最后,加強遠程巡視管理。智能變電站由于配套了大量通信設施、可視化設施以及在線監控設施,大量巡視工作可通過遠程的方式實現。遠程巡視已成為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可進一步提高智能監控平臺的監控性能,實現對各類故障的智能監控和診斷;另一方面需提高遠程巡視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應對各類復雜問題的能力。
4結語
作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電網的供電安全,因此加強智能變電站的運維管理意義重大,已成為電網運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進一步提高智能變電站的運維安全控制,可從強化安全制度建設,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強化日常巡視管理、聯合巡視管理和回訪管理,強化運維人員技能和安全意識培訓,強化設備管理等方面著手。